其实在夜店行业,我们长期以来也在面临这个问题。在夜店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“中国的夜店其实都是一种夜店。”这充分体现了不同夜店品牌在产品端的单一,从白雪皑皑的哈尔滨,到四季如春的昆明,千篇一律的夜店产品端,让越来越多的常客患上“脸盲症”。
每个看似火爆的夜店不仅都有着同样的音乐、同样的“假互动”模式,也难逃同样未卜的命运——因为他们都并不具备应有的行业壁。
夜店行业男模、女模、销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
众所周知,在过去,夜店行业的三板斧是男模、女模和销售,现在随便拎出一个“品牌”夜店,仅销售部口的员工就能轻松塞满自家整个派对现场。
资深夜店玩家通常会选择一晚上在三、四个夜场间流连,结果发现去任何一个酒吧现场都要重听一遍 God is a girl。只有那些真正成为顶级夜店的品牌,在权衡产品和营销的问题上,才会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论。
不妨拿出最近五年推动整个夜店行业变革三家品牌夜店,一一举例说明:
1.2013年,上海MYST的开业加快了百大DJ在中国流行起来的速度。它的优势就在于品牌定位非常准确,一波接着一波百大DJ为场所圈粉无数,成功把全球最前沿的音乐引入到中国。
2.近几年超火的SPACE,则是在商务俱乐部遍布成都的时候,另辟蹊径开辟了一家以音乐节为主题的俱乐部。它的品牌定位也非常明确,所以在抖音随便一搜“蹦迪”就能看到它的身影。
3.全国首个巨大UFO飞碟形状在舞池中间,提供剧院式的超级蹦迪大空间。贵州第一家店,每晚 4000+ 的客流量,整晚不停歇的舞步,狂欢至天亮的营业时间,第二家店在重庆,第三家店在成都。进入每一个城市都是排名第一,标志性的超级大店。PLAY HOUSE进入任何一个城市,只做第一,否则是不会打这一仗。足以体现它的过人之处。
再举一例。
如果我们是在谈论不仅能准确定位产品,还能把品牌精神也发扬光大的夜店,就不得不提坐落在北京工体附近的CLUB ONE THIRD。
在全国音乐节市场火爆的2017年,针对北京市场音乐节产品匮乏的情况,ONE THIRD准确定位“室内音乐节”产品模式,并把自己用户画像锁定在95后客户群。一切设计、配置都以“音乐、现场”为重,在持续邀请百大DJ赴华演出时一掷千金,并且配搭业内规格最高的音响、灯光和舞美。
随着三十年野蛮生长期接近尾声,夜店行业以渠道销售为主导的传统模式逐渐式微。部分优秀的夜店人已经意识到,即使把渠道销售做到极致,如果呈现不出与时俱进的夜店产品,最终的结局就是沦为“夜店界的诺基亚”,被市场淘汰出局。
夜店行业,谁掌握产品、谁掌握最核心研发技术,谁就掌握未来的中国夜店市场。